技术文章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选择色谱分离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选择色谱分离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10-28   点击次数:1492次
     色谱分离是有机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色谱法也叫层析法,它是一种能的物理分离技术,将它用于分析化学并配合适当的检测手段,就成为色谱分析法。在色谱法中存在两相,一相是固定不动的,把它叫做固定相;另一相则不断流过固定相,把它叫做流动相。
 
    色谱分离的分离原理就是利用待分离的各种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等亲和能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使用外力使含有样品的流动相(气体、液体)通过一固定于柱中或平板上、与流动相互不相溶的固定相表面。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与检测。
 
    色谱分离中所使用的的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聚酰胺,硅藻土等。而硅胶吸附剂是色谱中常用的吸附剂。化学式xSiO2·yH2O。透明或乳白色粒状固体。具有开放的多孔结构,吸附性强,能吸附多种物质。影响硅胶吸附能力的主要有比表面,孔径,孔容等,硅胶根据其孔径的大小分为:大孔硅胶、粗孔硅胶、B型硅胶、细孔硅胶。由于孔隙结构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吸附性能 各有特点。粗孔硅胶在相对湿度高的情况下有较高的吸附量,细孔硅胶则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吸咐量高于粗孔硅胶,而B型硅胶由于孔结构介于粗、细孔之间,其吸附量也介于粗、细孔之间。
 
    色谱分离硅胶的应用:
 
    薄层层析硅胶板,柱层析硅胶,层析制备板以及球形硅胶填料等。国内通用硅胶一般指的是粗孔硅胶,常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离,而蛋白化合物一般常用大孔硅胶,液相等会用到球形硅胶或者反相硅胶等。
 
    色谱分离中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
 
    1、硅胶的区别
 
    在色谱中硅胶作为主要的吸附剂,其种类的不同,在应用上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别,国内层析板以及柱硅胶中通用的都是C型粗孔硅胶,适合大多数物质的分离,比表面积在350-550㎡ /g左右。而其实对于大多数有机物都是小分子,B型硅胶在分离效果上会更胜*,其比表面积在600-800㎡ /g左右,但是由于其复杂的工艺以及不稳定性,成本偏高,仅有德国默克大批量使用,色谱分离在国内反而应用比较少。山西诺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B型硅胶可用于有机物分离,其分离效果明显优于通用粗孔硅胶。
 
    2、粘合剂的区别
 
    一般层析板中常用的粘合剂为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石膏,淀粉,PVP,聚丙烯酸等。每一个粘合剂都有他*的性质:对于CMC,作为科研工作者都比较了解,属于线性高分子化合物,常用作手工铺制薄层板或者制备板中,但是也有其缺点,扩散性比较强,样品点不会过于聚集;对于石膏,石膏作为无机粘合剂,也常用于薄层板中,但是过多的石膏会对硅胶层析过程中产生阻碍作用,发生拖尾等。聚丙烯酸粘合剂作为新型粘合剂,是比较好的一款高分子网状聚合物,其分离速度快,粘合力强,扩散少,是做铝箔板的粘合剂。而其缺点就是热不稳定,Tg较高,铺制容易产生掉粉现象,并且粘合剂的制备也是相当复杂,这也是为什么丙烯酸类粘合剂做成的硅胶板普遍高于CMC等粘合剂的薄层板。青岛海洋等系列一般是CMC粘合剂,烟台江友(黄海)硅胶板一般常用丙烯酸粘合剂。
 
    3、紧密程度
 
    硅胶作为硅胶板的载体,越紧密分离效果越明显,扩散越少,样品点更聚集,越松散速度越快。山西诺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硅胶板全部经过高压处理,当然,追求效果的同时,速度也是在正常范围之内。
 
    4、粒径的区别
 
    一般硅胶板的常用粒径是10-40微米左右,而作为层析板,常使用5微米左右,硅胶粒度越细,分离效果理论上越好,但是速度也会相对较慢,国内通用是10-40微米左右。
诚洋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诚洋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199号316室

主营产品:超声波提取机,实验室用超声波提取机,聚能式超声波提取机,多频率超声波提取机,模拟移动床,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

© 2023 版权所有:诚洋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5046950号-1  总访问量:266366  sitemap.xml  技术支持:制药网  管理登陆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王建玲

咨询电话

18610186105

返回顶部